义务编纂:张迪
中新网西安10月13日电 (记者 田进)记者13日从文物部分懂得到,考古职员在位于西安的栎阳遗迹发明一件战国时代的筒瓦,被确以为目前中国已知体量最大的古代筒瓦。
据了解,瓦当是用来固定瓦的修筑构件。辽宁绥中秦碣石宫遗址、秦始皇陵等高级级遗址,曾经出土过体魄宏大的夔纹瓦当,个别跟此次栎阳遗址出土的筒瓦配套使用。筒瓦摆放在屋脊上,两头用夔纹瓦当挡住,应用其的都是大体量修建。(完)
“大型建筑基址中发现的长73厘米,最大径63厘米的巨型筒瓦、夔纹大瓦当残片、空心砖踏步道等指标性的遗物陈迹,揭示出这些夯土建筑应为秦高等级宫殿。”刘瑞说,出土器物残片上的“栎阳”、“宫”刻文,确认了古城是“商鞅变法”产生地的“秦都”。
文献记录,秦献公二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,香港王中王,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改造“商鞅变法”,使秦国强盛起来,为同一中国打下了基本。汉高祖刘邦也曾以栎阳为都城,整理步队、向东挺进,逐步实现统一全国大业。
图为出土的巨型筒瓦和一般陶瓦。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供图
中国社会迷信院考古研讨所研究员刘瑞先容,在对古城内遗存的挖掘中,陆续出土了大批的筒瓦、板瓦、瓦当等建造资料。
栎阳城是西安邻近秦咸阳城、汉长安城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。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,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维护单位。
|